HTML、CSS、JavaScript、浏览器大战的前世今生

HTML、CSS、Javascript 的历史1980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的物理学家蒂姆·伯纳斯 – 李(Tim Berners-Lee)提出了原型INQUIRE,这是一个供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使用和共享文件的系统。 1989年,伯纳斯 – 李写了一份备忘录,提出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超文本系统。Berners-Lee在1990年对HTML进行了描述,并编写了浏览器和服务器。在1990年的个人笔记中,他列出了“一些能使用超文本的领域”并首先放入了百科全书。第一个公开提供的HTML描述是1991年末Tim Berners-Lee在互联网上提到的一个名为“HTML标签”的文档。除了超链接标记,它们受到SGML 风格的强烈影响,SGML是CERN内部基于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文档格式。1993年中期出版了第一个HTML规范提案。在HTML和HTML +草案于1994年初到期之后,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创建了一个HTML工作组,该工作组在1995年完成了“HTML 2.0”,这是第一个HTML规范,旨在作为未来实现应该基于的标准。随着HTML的发展,它开始涵盖更广泛的风格功能,以满足Web开发人员的需求。这种演变使设计师能够以更复杂的HTML为代价更好地控制网站外观。 由Tim Berners-Lee开发的浏览器/编辑器具有硬编码到程序中的样式表。但样式表不能链接到网络上的文件。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Robert Cailliau希望将结构与演示文稿分开,以便不同的样式表可以描述不同的打印,基于屏幕的演示文稿和编辑的演示文稿。改进网络演示功能是网络社区中许多人感兴趣的主题,在给出的提案中,有两个对CSS成为特别有影响力:级联HTML样式表和基于流的样式表提案(SSP)。 Håkon Wium Lie (CSS 的发明者,Tim Berners-Lee 的同事)与Yves Lafon合作,在Arena浏览器中实现CSS。Bert Bos在Argo浏览器中实施了自己的SSP提案。后来,Lie和Bos共同开发了CSS标准。Lie的提议于1994年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举行的“Mosaic and the Web”会议(后来称为WWW2)上提出,并于1995年再次与Bert Bos一同提出。大约在这个时候,W3C已经建立,并且对CSS的开发感兴趣。它组织了一个由Steven Pemberton主持的研讨会。这导致W3C将CSS工作添加到HTML编辑审查委员会(ERB)的可交付成果中。到1996年底,CSS level1于12月官方发布。1993年,伊利诺伊大学的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NCSA)发布了NCSA Mosaic,这是第一个流行的图形Web浏览器。 1994年,一家名为Mosaic Communications的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成立,并聘请了许多NCSA Mosaic原始开发团队的工程师创建Mosaic Netscape。该公司浏览器的内部代号为Mozilla,代表“Mosaic杀手”,因为该公司的目标是取代NCSA Mosaic成为世界第一的网络浏览器。第一个版本的Web浏览器Mosaic Netscape 0.9于1994年底发布。在四个月内,它已经占据了浏览器市场的四分之三,并成为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主要浏览器。为避免NCSA的商标所有权问题,该浏览器于同年更名为Netscape Navigator,该公司也改名为Netscape Communications。 Netscape公司意识到Web需要变得更加动态。该公司的创始人Marc Andreessen认为HTML需要一种“胶水语言”,Web设计人员和兼职程序员可以轻松地使用它来组装图像和插件等组件,其中代码可以直接在Web页面中编写标记。1995年,Netscape Communications招聘Brendan Eich,目标是将Scheme编程语言嵌入到Netscape Navigator中。在他开始之前,Netscape Communications与Sun Microsystems合作,在Netscape Navigator Sun中使用更为静态的编程语言Java,以便与微软竞争用户采用Web技术和平台。然后Netscape Communications决定他们想要创建的脚本语言将补充Java,并且应该有类似的语法,排除采用其他语言,如Perl,Python,TCL或Scheme。Eich于1995年5月花了10天时间实现了一种语言Mocha。公司觉得这么名字不够霸气,在1995年9月首次发布Netscape Navigator 2.0测试版时正式改为称为LiveScript。当时 Java 作为后端语言很火,在12月份部署在Netscape Navigator 2.0 beta 3中时,LiveScript它被重命名为JavaScript。这样会让普通人误以为JavaScript和 Java 是近亲。幻想一下,现在有 Node.js,假设有人出个 NodeScript,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肯定以为是下一代 Node。浏览器大战技术和产品的诞生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讲 HTML、CSS、JavaScript 的起源不得不提到浏览器大战。到1992年底,已经出现了不少浏览器,这些浏览器大都是基于libwww库,尽管这些浏览器往往是简单的HTML查看器,依靠外部帮助应用程序来查看多媒体内容,但它们为浏览器和平台上的用户提供了选择。1993年更多浏览器发布,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前面提到的Mosaic,它是 NCSA开发的多平台图形界面浏览器。到1994年10月,Mosaic 成为浏览器人气王。Mosaic的其中一位开发者Marc Andreessen,作为联合创始人创立了Mosaic Communications 公司,开发了一款名为Mosaic Netscape的新浏览器。 后来为解决NCSA的法律问题,该公司更名为Netscape Communications 公司,产品也更名为Netscape Navigator浏览器。 Netscape浏览器改进了Mosaic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并能够在加载时显示页面。到1995年,由于它可以免费用于非商业用途,浏览器主导了新兴的万维网。第一次浏览器大战——棋逢对手到1995年中期,万维网在大众文化和大众媒体中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Netscape Navigator变成使用最广泛的网络浏览器。但是狼来了。微软获得 Mosaic 的授权,创建Internet Explorer 1.0,它已作为Microsoft Windows 95 的一部分于8月打包发布。而此时微软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桌面系统。三个月后,Internet Explorer 2.0以免费下载的形式发布。与Netscape Navigator不同,它可供所有Windows用户免费使用,甚至是商业公司。微软的行为也迫使其他浏览器公司只能跟随并免费提供他们的浏览器。1997年10月,Internet Explorer 4.0发布。Internet Explorer 4改变了浏览器之战的潮流。它被集成到Microsoft Windows 系统中,导致份额暴涨。这时候,第一次真正出现了浏览器兼容的问题。在不同版本中,Web设计人员通常会显示“在Netscape中查看最佳”或“在Internet Explorer中查看最佳”徽标。这些图像通常标识特定的浏览器版本,并且通常链接到可以从其下载所述浏览器的源。然而,大多数主流网站都将Netscape或IE中的一个指定为首选浏览器,同时尝试支持最小功能。开发者和用户不干了,标准统一迫在眉睫。大战的解决显而易见,微软大获全胜,第二次浏览器大战——新秀崛起Navigator在第一次浏览器大战的中间阶段就预测了大战的结局。于是在公司开始衰落之初,Netscape开源了他们的浏览器代码,后来委托给新成立的非营利性Mozilla基金会 ——一个主要由社区驱动的项目,给 Netscape 保留香火。之后 Netscape 作为两个分支来开发,一个是 Netscape,一个是Firefox。开发持续了几年,但人气一直很弱,直到后来Mozilla Firefox 1.0的发布(2004年11月)。之后Firefox开始慢慢在浏览器市场中获得越来越大的份额,直到2010年达到顶峰。Opera在浏览器大战中一直是一个小玩家,该浏览器引入标签式浏览和鼠标手势等创新功能,以及轻量级但功能丰富而著称。 2006年6月,Opera Software发布了Opera 9,之后发布一款口碑还不错的移动浏览器Opera Mini。微软与2001年发布了 IE6,一直流行了10年。2006年10月IE7发布,内置于Windows Vista系统中。2009年发布 IE8,内置在 windows 8系统中。2011年发布IE9,没内置系统,IE9只支持Windows Vista SP2及Windows 7。15年发布Edge,成为 windows10的默认浏览器。2006,Mozilla发布了Mozilla Firefox 2.0。2008发布了Firefox 3.0。 Firefox 3.5于2009年6月30日推出。Apple在2002年创建了开源KHTML和KJS布局以及JavaScript引擎的分支。最终的布局引擎被称为WebKit,它被整合到最初随Mac OS X v10.3一起提供的Safari浏览器中。谷歌于2008年12月发布了适用于Microsoft Windows的Chrome浏览器,使用与Safari相同的WebKit渲染引擎和一个名为V8的更快的JavaScript引擎。不久之后,以Chromium的名义发布了Windows,OS X和Linux平台的开源版本。HTML、CSS、JavaScript 版本HTML 版本1991年10月HTML列出了18个HTML标签,在公开场合被提到的。1995年11月24日HTML 2.0 发布,增加了如基于表单的文件上传等功能1995年4月HTML 3.0 被提议作为IETF的标准,但失败了。原因:太过复杂、浏览器大战1997年1月14日HTML 3.2 作为W3C推荐标准发布,这是由W3C独家开发和标准化的第一个版本1997年12月18日HTML 4.0 作为W3C推荐标准发布1999年12月24日HTML 4.01 作为W3C推荐标准发布,在HTML5之前大家学的 HTML 都是这个版本2014年10月28日HTML5 (2016年HTML5.1, 2017年HTML5.2) 作为W3C推荐标准发布Javascript 的发展1994年12月, Netscape 公司发布了Navigator1.0版,市场份额一举超过90%1995年12月4日,Netscape公司与Sun公司联合发布了JavaScript语言1996年3月,Navigator 2.0浏览器正式内置了JavaScript脚本语言1996年11月,Netscape公司决定将JavaScript提交给国际标准化组织ECMA1997年7月,ECMA组织发布ECMA-262的第一版,规定了浏览器脚本语言的标准,并将这种语言称为ECMAScript2011年6月,ECMAscript 5.1版发布,并且成为ISO国际标准2015年6月,ECMAScript 6正式发布,并且更名为 ECMAScript 2015CSS 的发展1996年 CSS level1发布1998年 CSS level2发布1999年 CSS level3提起草案前端的发展~ 1998 原始社会大多数网站都基于完整的HTML页面。 每个用户操作都要求从服务器加载完整的新页面。 用户体验反映出这个过程效率低下:所有页面内容都消失了,然后出现了新页面。 每次浏览器因部分更改而重新加载页面时,即使只有部分信息发生了变化,也必须重新发送所有内容。 这给服务器带来了额外的负担,并使带宽成为性能的限制因素。1998~2004 奴隶制社会各种浏览器纷争、各种不兼容。夹杂少量创新,如一些浏览器对异步加载数据各种不规范实现(Microsoft Outlook Web App)。2004~2005 Ajax 问世以 Gmail 和 Google Map 为标志的大量使用异步数据渲染的技术的产品问世。2005年Jesse James Garrett 在一篇文章中正式提到 Ajax 这个词。2006年 W3C 发布XMLHttpRequest的标准化草案。封建社会 2006~2009(2012)以 jQuery 的出现为标准,进入 jQuery 一统天下的时代。同时期出现Prototype、YUI、Dojo 、Extjs等占山为王,SPA 的产品越来越多出现在视野。在这个阶段不得不提的工具是:网页开发三剑客2009年 Node.js 诞生创始人为Ryan Dahl,前端开始涉足后端。Node 生态衍生出各种框架和工具集。2009(2012) ~ 2012 工业社会UI 框架如 Bootstrap(2011)CommonJS 规范到 AMD 规范(Requere.js、Sea.js)SPA 的流行: Backbone.js移动端的流行: Zepto.js前端工程化工具的出现: Grunt(2012)、Gulp(2013)2012~现在2010年, Google 发布Angular.js2012年, Webpack 发布2013年,Facebook发布UI框架库React.js2015年 Facebook发布了React Native项目,将React框架移植到了手机端,可以用来开发移动端 App2014年 尤雨溪发布了Vue.jsmore…我目前是在职前端开发,如果你现在也想学习前端开发技术,在入门学习前端的过程当中有遇见任何关于学习方法,学习路线,学习效率等方面的问题,你都可以申请加入我的前端学习交流3000人裙:前面:851 中间:231 最后:348。里面聚集了一些正在自学前端的初学者裙文件里面也有我做前端技术这段时间整理的一些前端学习手册,前端面试题,前端开发工具,PDF文档书籍教程,需要的话都可以自行来获取下载。

本文章由javascript技术分享原创和收集

发表评论 (审核通过后显示评论):